|
|
經過多年的等待和爭論,3G終于塵埃落定閃亮登場,經過多年的宣傳,3G通信的種種好處終于有了實現的可能。今年年初,我的不少好朋友都發短信通知我:換3G手機了!但沒過多久,又接到他們的短信,請改回原來的手機號!
3G的尷尬由此可見一斑。最新報道顯示,截至8月31日,中國移動、中國電信、中國聯通三大巨頭中期業績披露已先后落幕,三強之中,中國聯通首現“雙降” 局面:上半年,其營業額和凈利潤分別下降4.3%和42%;中國電信保持“一升一降”態勢,營業額同比增長14.8%,凈利潤同比下挫27.5%;唯一實現“雙升”的是中國移動,但其業績增速明顯放緩,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.9%,凈利潤僅微升1.4%,比之過往凈利年均增速超過20%的表現,亦可謂難望項背。客戶的表現無非提前為之寫下了注腳。
誠如期待3G一樣,客戶背棄3G也有其道理。這個道理其實一直存在,無非是網絡、終端和服務的市場成熟度,當然也有各家如何對待客戶的“態度”問題。
中國移動一直是移動領域的巨無霸,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網絡幾乎覆蓋了每一個角落,但3G網絡的覆蓋面至今遠遠不夠。為此,預計三家運營商將在2011年底前再投資585億美元,建設3G網絡。我的好多朋友之所以來回換手機,一個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網絡。由于網絡覆蓋面有限,很多時候3G手機信號很差。既然網絡布局尚需兩三年或者更多的時間,客戶的觀望和變心自然是有道理的。網絡布局需要投入,在啟動內需的背景下,錢好像不是太大問題,但網絡布局不僅僅是錢的問題,它實際也與客戶有關,如果客戶增長強勁,自然會推動網絡加快布局,反之,則有可能走走停停。這就有可能陷入雙方都進入觀望的困境,這是所有對3G寄予厚望的人所不愿看到的。
因此,三巨頭除了忍受業績下降之痛不得不加大加快網絡布局投入外,另一個應該著力的地方無疑是終端。中國電信的信號在三家之中算是最強的,據稱連很多以往中國移動信號的盲區都覆蓋到了,但是可供客戶選擇的終端還是太少。聯通本是CDMA的老將了,其終端市場是三家中最成熟的,不僅如此,聯通集采手機,也是三家之中出手最大方的一家,據報道,其一出手就是500萬部IPHONE。相比之下,中國移動有點老大風范,顯得不急不慢。中國移動雖已表示,該公司計劃推出逾100款3G手機,還準備推出OPhone,但雷聲大于雨量。看來,終端還是軟肋,國內終端生產尤其如此。
至于服務,更是讓人不敢恭維。已有人斷言:中國通信服務業收入在持續10年增長之后,或將進入平臺期。數據顯示,今年3月,運營商的總體服務收入增長僅為 1.3%,這是近年來的最低增速,過去5年中,中國通信服務收入增長每月均能保持在10%以上。服務收入下降一個直接的推動力就是ARPU值(每一用戶平均收入)。公開財務數據顯示,中國移動的ARPU值已從2007年的91元下降至2008年的83元,中國聯通由46元降至42.8元,中國電信由 58.1元降至6月底的51.1元。ARPU值的下降說明了另一個尷尬,3G新時代的到來并未引爆新業務使用需求時代同時到來,不僅如此,甚至還不如舊時代。據稱,今年上半年,中國移動的增值業務收入占營業額為28.1%,同比去年的27%,僅增長了1.1%。為此,在數據增值業務方面,中國移動正在收縮戰線。如果這只是策略情有可原,如果是戰略,則無疑自殺。
在拉攏客戶方面,為了提高ARPU值,三家都把目光瞄準了高端客戶使用數據和其他增值應用,以提高他們的花費。因此,在終端市場都采取高端策略,把中國終端廠家撂到一邊,競相討好國外巨頭,同時大家都去搶老客戶。據中國移動半年報披露,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凈用戶數已從去年的4525萬戶下降至3587.4 萬戶,在凈增客戶市場份額中,也由去年的85%下降至66%。而移動業務用戶基礎最差的中國電信,3月份開始發力,用戶增長占比超過中國聯通的 17.5%,獲得了21%的市場份額。其中,不少份額恐怕來自中國移動。像我這樣的鐵桿移動,就曾受到中國電信免費送手機的誘惑。之所以抵制了誘惑,關鍵的一點是,沒法在不同運營商之間攜號轉移。換句話說,看似三家競爭,實際并沒有競爭。如果我們能在三家之中自由轉換,那么,無疑會加快2G客戶的轉網,更有可能較快地做大整個3G市場。更為重要的一點是,如果三家在做大存量市場的同時,開拓新的客戶,特別是年輕客戶,培養他們的興趣,降低他們的使用成本,也許會事半功倍。因為他們是喜歡新鮮刺激的一族,喜歡網上沖浪的一族,他們才是3G最有潛力的績優股。
|
|